1鸟瞰安塘坪,史称“军安寨”,据传为清康乾年间改土归流以驻军方式入住苗疆。寨内古军事建筑保存完好,之前有十一座四合院,连结成片,组成庞大的四合院群,受火灾影响,目前尚存八座
在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岑朵村,有一个古老的苗寨,名叫安塘坪,史称“军安寨”,据传为清康乾年间改土归流以驻军方式入住苗疆。寨内古军事建筑保存完好,之前有十一座四合院,连结成片,组成庞大的四合院群,受火灾影响,目前尚存八座。
整个村落四周皆留存用石块砌成的长约2500米古寨墙,墙外挖有一人多高的壕沟。古寨墙在东西两侧开有四个外寨门,一个内寨门,寨门上修建有碉楼,相互照应。寨内巷道密布,交叉互通,系用石块和大石板铺砌而成。寨内有四口水井,东西各建有一口池塘,寨内修建有完善的进排水沟渠,具备日常用水和消防功能。整个古寨村落呈连片分布,背山而居,通往牛郎镇街上的主干道自寨门前约60米地方通过,路与寨的地理位置落差较大,古寨交通方便却又隐蔽性很强,实为军事要地之佳选。
寨内居民皆为杨氏,寨门刻有“关西世第”四个大字,寨外建有杨氏宗祠。该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为木质结构,正房六间,坐北朝南,供奉杨家历代祖仙和始祖杨再思。据《杨氏族谱》记载:“再思父居忠,以隋宗室避唐隐于播州”,后成播州土司,在东部苗族的巫经中经常提到“怪赖”(田官人)和“怪卡”(杨官人),即思州田氏和播州杨氏,至明万历二十八年,“怪卡”统领播州七百余年。后来,杨氏子孙散居于各地,有的归附新政得以重用,于清朝为军入住苗疆,循固土守疆之职。
如今走进安塘坪古寨,行走于青苔斑斑的石板小巷之间,让人仿佛置身于远古的年代,有种穿越时空之感。入眼处,纯朴的村民们在辛勤劳作,男耕女织,古老而传统;仰或有三俩位老人聚于寨门路口,晒着太阳,眯着双眼抽着旱烟,聊着远去的故事和重复的话题,好一幅优雅清新的田园画面,于青山绿水间更显幽静安祥。这一切,似乎与历史毫不相干,却又似历史传统的生息繁衍。
老寨、古墙、四合院,神秘的“军安寨”,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