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长期实践充分证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必须在调查研究中“求真”“求细”“求效”,方能发挥“法宝”的作用。
调查研究贵在“求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地调研是发现问题、掌握实情最直接、最有力的途径和手段。调查研究重在“求真”,在于脚上有泥,头上有汗、心中有百姓。在于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在于一针见血,善于思、成于策。现在,有一些干部在调查研究中不是不了解情况,不是看不到问题,而是不愿正视现实,不敢讲真话,报喜不报忧。有的干部在调查研究中善于察言观色,习惯于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导致调研浮于表面,出现“走过场”、“伪调研”、“假调研”等。这样的调研是取不到“真经”的。
调查研究重在“求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调查研究工作中,要下足“绣花”功夫,做实做细前期工作。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以“见微而知著”的洞察能力和“举一而反三”的逻辑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辨别能力。要坚持往深里抓、实里走、细里挑的调研态度。要学会思考和总结,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坚持系统思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小见大、由浅入深地进行全面系统分析问题,以明察秋毫的眼力,深挖问题根源、力剖问题原因、把握问题实质。
调查研究成在“求效” “文可载道,以用为贵”。再好的调研成果,如果只调查不研究问题、只研究问题不解决问题,只会无功而返,以至于失信于民。面对调研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以“力戒空谈,马上就办”的务实作风,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解剖“麻雀”,找出症结,拿出对策,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思路和工作举措,最终达到“研以致用”的目的。要注重边调研边运用,边实践边转化,通过出台政策措施、创新制度机制、改进工作举措等方式,将成功做法经验化、有效措施制度化、零散认识系统化,使调研成果及时“落地”,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活水”、良方良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