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走进松桃自治县蓼皋镇落塘村,一幢幢小洋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显得生机盎然。不远处的河道边,传来阵阵“咚咚”鼓点声,紧张而激烈。当地的村民告诉笔者,他们前段时间在农村淘宝网上订购的一支龙舟已安全下水,村里的队员们正在加紧训练,为参加县里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备战。
赛龙舟,既是兴趣,更是传统民俗 落塘村支部书记李春芳介绍说,自清朝光绪年间以来,该村都有赛龙舟的习惯,到民国时期,落塘为乡政府所在地,那时候全县性的大型龙舟赛都在渡口上方一个叫龙船塘地河段举行,场面很大,每次都有至少40支队伍参加,毗邻的湖南部分乡村都组队前来,十分热闹。 “我们参加龙舟赛都已经有45年了,从没间断过。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我们要传承下去,不能让这一好传统在我们这一代丢失,不然我们也没脸去见先人。”村统计员姚福林说。 在松桃,赛龙舟是一项传统农民体育运动,备受广大群众青睐,落塘村就是个典型。通过赛龙舟,村民们团结了,邻里和睦了。这既是兴趣,更是不可丢弃的传统民俗。 购龙舟,体现团结,更显农村新风 “我们村每年参加龙舟赛都是全村人捐资,拿国家财政工资的人多支持点,根据家庭经济条件出资,采取自愿方式进行。”村科技副主任姚秀明说。 今年的龙舟大赛快到了,如何组织好此次参赛活动,是该村村支两委重点考虑的事情。 村里现存的木龙舟,还是2003年2月村里集资9000多元,请湖南的工匠帮助打造的,至今已用了12年了,多年的维护让船身更为笨重,安全系数也大大降低。 “买一艘新的。”这是最后全村群众共同商讨的结果。 于是,再一次群众集资活动开始了。大家你100元,我200元,他500元…… “我在县城第三高级中学任教,知道村里要买龙船,虽然经济条件不好,我也捐了200元,支持公益事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姚旭老师说。 笔者在“落塘村民捐资买龙舟名单”公示中看到,像姚旭老师这样捐资200元的有10多个人,村支书捐500元,科技副主任捐300元,三队的王帮军捐得最多,捐了1500元。从名单上看出,此次共捐款1.972万元,加上上年捐资结余的共集资2.5857万元。 钱凑够了,今年4月22日,村民代表姚福洲通过阿里巴巴旗下的农村淘宝粑坳村服务网点平台,花了2.4万元订购了一支玻璃网塑钢龙舟。该龙舟为负载22名队员的赛船,总长18米、宽1.1米,总重量约260千克,包括龙头、龙尾、船身、22把木浆、1把大浆和一个龙舟鼓。 该村龙船队队长王博说:”新龙船比旧木船维护便宜得多,更耐腐蚀,有重量轻、维护容易、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6月2日,当这支龙舟用东骏快捷物流配送车不远千里从广州送到松桃落塘村时,全村群众敲锣打鼓,燃炮放竹,像迎亲一样迎接新龙舟的到来。 练龙舟,有老有少,练的是精气神 “我从十几岁就参加划龙船比赛,太喜欢这项运动了,为了参加这次比赛,我向老板请假不予批准,3月份时干脆辞职回乡了。”村民刘光能说:“我虽然放弃了月工资5000元的工作,但只要能参加比赛,就觉得值得,工作辞了还可以再找,错过了这次赛事我会一直后悔。” 村支书告诉笔者,为了备战今年县里的龙舟赛,落塘村在外省务工或者是到县城打工的村民有12人辞去工作回家参加龙舟训练,目前一部分年轻人还在陆陆续续的回家路上。 “我们抽时间把当前的农活抓紧干完,然后就全身心扑在参加训练上,每天从中午十一点开始,一直要练到下午三点过钟。”村民姚元芬告诉笔者:“新龙舟比老龙舟练起来更讲究技巧,因为船身轻一些,所以练起来难度相对要大,一天下来人挺累的,但我们觉得有意义。” 该村村民都说,他们练的不是龙舟,练的是全村人的精气神。 |
|
|||||||||||||||||
|